茶坊庙的传说孙明富 杨振梅/搜集整理 在鸡鸣山南面山脚下,下花园与鸡鸣驿交界的大道旁,有一座茶坊庙。据老人们讲,庙里供奉着山神、土地、金刚护法等神仙。为啥在山前独有这样一座茶坊庙呢?这里还有一个传说。 鸡鸣山上的庙宇都座落在山顶和阴面处,从山口处的山神庙到山顶的泰山奶奶庙,沿路还有财神庙、观音院、永宁寺等众多古建筑。鸡鸣山的南面嵯峨陡峭,而没有任何建筑。相传,泰山奶奶经常下山到各地去访听查看百姓的生活,对那些曾在山上许愿并且心地善良的人家施以福音,满足他们的愿望,同时惩罚那些不忠不孝、欺行霸市的歹徒恶人。 话说山下一个村子里有家中年夫妻,起早贪黑做豆腐,虽说不是很富裕,但也吃穿不愁。夫妻俩每天顶着星斗做豆腐,太阳出来急忙挑起担子去卖豆腐。有一天,在山脚下看到一位老妇人坐在石头上休息。仔细看她,满面红光,慈眉善目,黑油油的头发,衣着整洁,裹着裤腿,一对小脚穿着绣着小花的黑布鞋,手里拿着小包袱,好像要出门探亲的样子,两眼不时眺望远方,在寻找着什么。他俩放下担子,妻子就上前恭敬地问道:“老人家您这是要去哪里呀?等什么呢?”老妇人笑着说:“我去看望我的爹娘,他们住在河对岸的村子里。我要等人扶我过河。”夫妻二人向南一看只见宽宽的洋河横在面前,哗哗的流水淹没了水中桥。原来这河里修了一座河底石桥,桥面两边有石柱,从石柱上的刻度可以看到水的深浅,人和车就可以顺着石柱在石桥上行走过河。丈夫说:“您看水这么深,老人家我来背您过河吧。”老妇人说:“好吧”。于是,丈夫背着老妇人一步步向河中桥走去。 丈夫把老妇人安全送过河后,返回来才去卖豆腐。他俩深信“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”的古训。多年来不知做了多少助人为乐的好事,他们每天给村里一对无儿无女的老夫妻奉送一块豆腐,给一家养猪的困难户送一坨豆腐渣,这些都被泰山奶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。 好长时间了,他俩每每遇到老妇人要过河,丈夫就背着她过去,也不知道送了多少次了,每次老妇人都不拒绝,也不说谢谢。又过了些日子,他俩发现就是刮风下雨结霜落雪的日子,老妇人也要过河去看望父母,真是难得的一片孝心呀。夫妻俩就商量,老妇人这么孝顺父母,风雨无阻,雷打不动,真是感人。不能让老人家再受风吹雨淋之苦,马上动手。就在老妇人休息等人的地方搭了个草棚,还在里面放上水和吃食供老妇人享用。 夫妻二人虽然都已到了不惑之年,膝下仍然没有一男半女,给他俩凭添了许多烦恼,在几年前就上山到奶奶庙给泰山奶奶上香祈求赐给他俩儿女,以享天伦之乐。只要到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的烧香日,他俩就来上香,到如今已坚持五六个年头了。这天,他俩又来上香祈祷泰山奶奶赐子。泰山奶奶想:“这对夫妻心地善良心意诚恳,应该赐给他们一个儿女。” 这天晚上,夫妻二人同时做了一个相同的梦,泰山奶奶把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孩子送来了,还说:“我给你们送孩子来了,好好抚养吧!”说完后把孩子往他们怀里一送转身就不见了。俩人同时惊醒,感觉梦境蹊跷,他俩都清晰的看到,送子的那位老人就是背着过河的老妇人。原来她是泰山奶奶呀,他俩万分激动,急忙向鸡鸣山叩头拜谢。可从此以后,在山脚下的茅棚里再也没有见过那位老妇人。 过了些日子,妻子果然怀孕生了个大胖小子,夫妻俩如愿以偿欣喜若狂,逢人就讲向泰山奶奶求子是多么灵验。大家听说泰山奶奶显圣之后都百信不疑,马上出资出力把茅棚改建成庙宇,供泰山奶奶休息。庙里供奉了山神、土地、护法金刚等神仙的塑像,来保护泰山奶奶出行安全。 庙宇建好了,起个什么名字好呢?大家请来有威望的老人、和尚和道长一起商量,最后确定叫茶坊庙吧,这是给泰山奶奶喝茶休息的地方嘛。 从此,鸡鸣山南面山脚下就有了这座茶坊庙,庙里常年供奉着茶水、水果和点心,不仅为泰山奶奶、也为过路行人提供了休息饮茶挡风避雨的地方。这庙里多年香火旺盛,游人不断。不知何年何月,茶坊庙就消失了。
|